资治通鉴

司马光

周纪

周纪一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显王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显王四年(丙辰,公元前三六五年)
显王五年(丁巳,公元前三六四年)
显王七年(己未,前三六二年)
显王八年(庚申,公元前三六一年)
显王十年(壬戌,公元前三五九年)
显王十一年(癸亥,公元前三五八年)
显王十二年(甲子,公元前三五七年)
显王十三年(乙丑,公元前三五六年)
显王十四年(丙寅,公元前三五五年)
显王十五年(丁卯,公元前三五四年)
显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三五三年)
显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
显王十八年(庚午,公元前三五一年)
显王十九年(辛未,公元前三五零年)
显王二十一年(癸酉,公元前三四八年)
显王二十二年(甲戌,公元前三四七年)
显王二十三年(乙亥,公元前三四六年)
显王二十五年(丁丑,公元前三四四年)
显王二十六年(戊寅,公元前三四三年)
显王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三四一年)
显王二十九年(辛巳,公元前三四零年)
显王三十一年(癸未,公元前三三八年)
显王三十二年(甲申,公元前三三七年)
显王三十三年(乙酉,公元前三三六年)
显王三十四年(丙戌,公元前三三五年)
显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三三四年)
显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三三三年)
显王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三三二年)
显王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三三零年)
显王四十年(壬辰,公元前三二九年)
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三二八年)
显王四十二年(甲午,公元前三二七年)
显王四十三年(乙未,公元前三二六年)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
显王四十五年(丁酉,公元前三二四年)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
显王四十七年(己亥,公元前三二二年)
显王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三二一年)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慎靓王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慎靓王三年(癸卯,公元前三一八年)
慎靓王四年(甲辰,公元前三一七年)
慎靓王五年(乙巳,公元前三一六年)
慎靓王六年(丙午,公元前三一五年)
赧王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
赧王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赧王三年(己酉,公元前三一二年)
赧王四年(庚戌,公元前三一一年)
赧王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
赧王六年(壬子,公元前三零九年)
赧王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赧王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
赧王九年(乙卯,公元前三零六年)
赧王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
赧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三零四年)
赧王十二年(戊午,公元前三零三年)
赧王十三年(己未,公元前三零二年)
赧王十四年(庚申,公元前三零一年)
赧王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
赧王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
赧王十七年(癸亥,公元前二九八年)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公元前二九七年)
赧王中十九年(乙丑,公元前二九六年)
赧王中二十年(丙寅,公元前二九五年)
赧王中二十一年(丁卯,公元前二九四年)
赧王中二十二年(戊辰,公元前二九三年)
赧王中二十三年(己巳,公元前二九二年)
赧王中二十四年(庚午,公元前二九一年)
赧王中二十五年(辛未,公元前二九零年)
赧王中二十六年(壬申,公元前二八九年)
赧王中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二八八年)
赧王中二十八年(甲戌,公元前二八七年)
赧王中二十九年(乙亥,公元前二八六年)
赧王中三十年(丙子,公元前二八五年)
赧王中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二八四年)
赧王中三十二年(戊寅,公元前二八三年)
赧王中三十三年(己卯,公元前二八二年)
赧王中三十四年(庚辰,公元前二八一年)
赧王中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二八零年)
赧王中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二七九年)
赧王中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二七八年)
赧王中三十八年(甲申,公元前二七七年)
赧王中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二七六年)
赧王中四十年(丙戌,公元前二七五年)
赧王中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二七四年)
赧王中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二七三年)

周纪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二七二年)
赧王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二七一年)
赧王下四十五年(辛卯,公元前二七零年)
赧王下四十六年(壬辰,公元前二六九年)
赧王下四十七年(癸巳,公元前二六八年)
赧王下四十八年(甲午,公元前二六七年)
赧王下四十九年(乙未,公元前二六六年)
赧王下五十年(丙申,公元前二六五年)
赧王下五十一年(丁酉,公元前二六四年)
赧王下五十二年(戊戌,公元前二六三年)
赧王下五十三年(己亥,公元前二六二年)
赧王下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二六零年)
赧王下五十六年(壬寅,公元前二五九年)
赧王下五十七年(癸卯,公元前二五八年)
赧王下五十八年(甲辰,公元前二五七年)
赧王下五十九年(乙巳,公元前二五六年)

秦纪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二五五年)
昭襄王五十三年(丁未,公元前二五四年)
昭襄王五十四年(戊申,公元前二五三年)
昭襄王五十五年(己酉,公元前二五二年)
昭襄王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二五一年)
孝文王元年(辛亥,公元前二五零年)
庄襄王元年(壬子,公元前二四九年)
庄襄王二年(癸丑,公元前二四八年)
庄襄王三年(甲寅,公元前二四七年)
始皇帝上元年(乙卯,公元前二四六年)
始皇帝上二年(丙辰,公元前二四五年)
始皇帝上三年(丁巳,公元前二四四年)
始皇帝上四年(戊午,公元前二四三年)
始皇帝上五年(己未,公元前二四二年)
始皇帝上六年(庚申,公元前二四一年)
始皇帝上七年(辛酉,公元前二四零年)
始皇帝上八年(壬戌,公元前二三九年)
始皇帝上九年(癸亥,公元前二三八年)
始皇帝上十年(甲子,公元前二三七年)
始皇帝上十一年(乙丑,公元前二三六年)
始皇帝上十二年(丙寅,公元前二三五年)
始皇帝上十三年(丁卯,公元前二三四年)
始皇帝上十四年(戊辰,公元前二三三年)
始皇帝上十五年(己巳,公元前二三二年)
始皇帝上十六年(庚午,公元前二三一年)
始皇帝上十七年(辛未,公元前二三零年)
始皇帝上十八年(壬申,公元前二二九年)
始皇帝上十九年(癸酉,公元前二二八年)

秦纪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公元前二二七年)
始皇帝下二十一年(乙亥,公元前二二六年)
始皇帝下二十二年(丙子,公元前二二五年)
始皇帝下二十三年(丁丑,公元前二二四年)
始皇帝下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二二三年)
始皇帝下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二二二年)
始皇帝下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二二一年)
始皇帝下二十七年(辛巳,公元前二二零年)
始皇帝下二十八年(壬午,公元前二一九年)
始皇帝下二十九年(癸未,公元前二一八年)
始皇帝下三十一年(乙酉,公元前二一六年)
始皇帝下三十二年(丙戌,公元前二一五年)
始皇帝下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二一四年)
始皇帝下三十四年(戊子,公元前二一三年)
始皇帝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二一二年)
始皇帝下三十六年(庚寅,公元前二一一年)
始皇帝下三十七年(辛卯,公元前二一零年)
二世皇帝上 元年(壬辰,公元前二零九年)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巳,公元前二零八年)
二世皇帝下三年(甲午,前二零七年)

汉纪

汉纪一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乙未,公元前二零六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二年(丙申,公元前二零五年)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四年(戊戌,公元前二零三年)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公元前二零二年)
太祖高皇帝中六年(庚子,公元前二零一年)
太祖高皇帝中七年(辛丑,公元前二零零年)

汉纪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公元前一九九年)
太祖高皇帝下九年(癸卯,公元前一九八年)
太祖高皇帝下十年(甲辰,公元前一九七年)
太祖高皇帝下十一年(乙巳,公元前一九六年)
太祖高皇帝下十二年(丙午,公元前一九五年)
元年(丁未,公元前一九四年)
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九三年)
三年(己酉,公元前一九二年)
四年(庚戌,公元前一九一年)
五年(辛亥,公元前一九零年)
六年(壬子,公元前一八九年)
七年(癸丑,公元前一八八年)

汉纪五

高皇后元年元年(甲寅,公元前一八七年)
高皇后二年(乙卯,公元前一八六年)
高皇后三年(丙辰,公元前一八五年)
高皇后四年(丁巳,公元前一八四年)
高皇后五年(戊午,公元前一八三年)
高皇后六年(己未,公元前一八二年)
高皇后七年(庚申,公元前一八一年)
高皇后八年(辛酉,公元前一八零年)
孝文帝元年(壬戌,公元前一七九年)
孝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一七八年)

汉纪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公元前一七七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四年(乙丑,公元前一七六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五年(丙寅,公元前一七五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六年(丁卯,公元前一七四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七年(戊辰,公元前一七三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八年(己巳,公元前一七二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九年(庚午,公元前一七一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十年(辛未,公元前一七零年)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公元前一六九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十二年(癸酉,公元前一六八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十三年(甲戌,公元前一六七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十四年(乙亥,公元前一六六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十五年(丙子,公元前一六五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十六年(丁丑,公元前一六四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后元年(戊寅,公元前一六三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二年(己卯,公元前一六二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三年(庚辰,公元前一六一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四年(辛巳,公元前一六零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五年(壬午,公元前一五九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六年(癸未,公元前一五八年)
太宗孝文皇帝下七年(甲申,公元前一五七年)
孝景皇帝上

汉纪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公元前一五四年)
孝景皇帝下四年(戊子,公元前一五三年)
孝景皇帝下五年(己丑,公元前一五二年)
孝景皇帝下六年(庚寅,公元前一五一年)
孝景皇帝下七年(辛卯,公元前一五零年)
孝景皇帝下中元年(壬辰,公元前一四九年)
孝景皇帝下二年(癸巳,公元前一四八年)
孝景皇帝下三年(甲午,公元前一四七年)
孝景皇帝下四年(乙未,公元前一四六年)
孝景皇帝下五年(丙申,公元前一四五年)
孝景皇帝下六年(丁西,公元前一四四年)
孝景皇帝下后元年(戊戌,公元前一四三年)
孝景皇帝下二年(己亥,公元前一四二年)
孝景皇帝下三年(庚子,公元前一四一年)

汉纪九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一四零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二年(壬寅,公元前一三九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三年(癸卯,公元前一三八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四年(甲辰,公元前一三七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五年(乙巳,公元前一三六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一三五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元光元年(丁未,公元前一三四年)

汉纪十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三三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三年(己酉,公元前一三二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四年(庚戌,公元前一三一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一二九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元年(癸丑,公元前一二八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一二七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一二六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一二五年)

汉纪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一二四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六年(戊午,公元前一二三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一二二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一二一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一二零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狩四年(壬戌,公元前一一九年)

汉纪十二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一一八年)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一一七年)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元年(乙丑,公元前一一六年)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二年(丙寅,公元前一一五年)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一一四年)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一一三年)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一一二年)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一一一年)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一一零年)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一零九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一零八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四年(甲戌,公元前一零七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一零六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六年(丙子,公元前一零五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一零四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太初二年(戊寅,公元前一零三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太初三年(己卯,公元前一零二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太初四年(庚辰,公元前一零一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天汉元年(辛巳,公元前一零零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天汉二年(壬午,公元前九九年)

汉纪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三年(癸未,公元前九八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四年(甲申,公元前九七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太始元年(乙酉,公元前九六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太始二年(丙戌,公元前九五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太始三年(丁亥,公元前九四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太始四年(戊子,公元前九三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元年(己丑,公元前九二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二年(庚寅,公元前九一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九零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四年(壬辰,公元前八九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后元元年(癸巳,公元前八八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八七年)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八六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二年(丙申,公元前八五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三年(丁酉,公元前八四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四年(戊戌,公元前八三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五年(己亥,公元前八二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八一年)
孝昭皇帝上元凤元年(辛丑,公元前八零年)
孝昭皇帝上元凤二年(壬寅,公元前七九年)
孝昭皇帝上元凤三年(癸卯,公元前七八年)
孝昭皇帝上元凤四年(甲辰,公元前七七年)
孝昭皇帝上元凤五年(乙巳,公元前七六年)
孝昭皇帝上元凤六年(丙午,公元前七五年)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七四年)
孝昭皇帝下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七三年)
孝昭皇帝下本始二年(己酉,公元前七二年)
孝昭皇帝下本始三年(庚戌,公元前七一年)
孝昭皇帝下本始四年(辛亥,公元前七零年)
孝昭皇帝下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六九年)
孝昭皇帝下地节二年(癸丑,公元前六八年)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六七年)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节四年(乙卯,公元前六六年)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元康元年(丙辰,公元前六五年)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元康二年(丁巳,公元前六四年)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元康三年(戊午,公元前六三年)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元康四年(己未,公元前六二年)

汉纪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公元前六一年)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二年(辛酉,公元前六零年)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三年(壬戌,公元前五九年)

汉纪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公元前五八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五凤元年(甲子,公元前五七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五凤二年(乙丑,公元前五六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五凤三年(丙寅,公元前五五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五凤四年(丁卯,公元前五四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甘露元年(戊辰,公元前五三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五二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甘露三年(庚午,公元前五一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甘露四年(辛未,公元前五零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四九年)

汉纪二十

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
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四七年)
孝元皇帝上初元三年(乙亥,公元前四六年)
孝元皇帝上初元四年(丙子,公元前四五年)
孝元皇帝上初元五年(丁丑,公元前四四年)
孝元皇帝上永光元年(戊寅,公元前四三年)
孝元皇帝上永光二年(己卯,公元前四二年)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四一年)
孝元皇帝下永光四年(辛巳,公元前四零年)
孝元皇帝下永光五年(壬午,公元前三九年)
孝元皇帝下建昭元年(癸未,公元前三八年)
孝元皇帝下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三七年)
孝元皇帝下建昭三年(乙酉,公元前三六年)
孝元皇帝下建昭四年(丙戌,公元前三五年)
孝元皇帝下建昭五年(丁亥,公元前三四年)
孝元皇帝下竟宁元年(戊子,公元前三三年)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三二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三一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三年(辛卯,公元前三零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四年(壬辰,公元前二九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河平元年(癸巳,公元前二八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河平二年(甲午,公元前二七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河平三年(乙未,公元前二六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二五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阳朔元年(丁酉,公元前二四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阳朔二年(戊戌,公元前二三年)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己亥,公元前二二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四年(庚子,公元前二一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鸿嘉元年(辛丑,公元前二零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鸿嘉二年(壬寅,公元前一九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鸿嘉三年(癸卯,公元前一八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鸿嘉四年(甲辰,公元前一七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永始元年(乙巳,公元前一六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永始二年(丙午,公元前一五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永始三年(丁未,公元前一四年)

汉纪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公元前一三年)
孝成皇帝中元延元年(己酉,公元前一二年)
孝成皇帝中元延二年(庚戌,公元前一一年)
孝成皇帝中元延三年(辛亥,公元前一零年)
孝成皇帝中元延四年(壬子,公元前九年)
孝成皇帝中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八年)

汉纪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七年)
孝成皇帝下建平元年(乙卯,公元前六年)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公元前五年)
孝哀皇帝中建平三年(丁巳,公元前四年)
孝哀皇帝中建平四年(戊午,公元前三年)

汉纪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二年)
孝哀皇帝下元寿二年(庚申,公元前一年)
孝哀皇帝下元始元年(辛酉,公元一年)
孝哀皇帝下元始二年(壬戌,公元二年)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公元三年)
孝平皇帝下元始四年(甲子,公元四年)
孝平皇帝下元始五年(乙丑,公元五年)
孝平皇帝下居摄元年(丙寅,公元六年)
孝平皇帝下居摄二年(丁卯,公元七年)
孝平皇帝下初始元年(戊辰,公元八年)

汉纪二十九

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九年)
王莽中始建国二年(庚午,公元十年)
王莽中始建国三年(辛未,公元一一年)
王莽中始建国四年(壬申,公元一二年)
王莽中始建国五年(癸酉,公元一三年)
王莽中天凤元年(甲戌,公元一四年)

汉纪三十

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公元一五年)
王莽下天凤三年(丙子,公元一六年)
王莽下天凤四年(丁丑,公元一七年)
王莽下天凤五年(戊寅,公元一八年)
王莽下天凤六年(己卯,公元一九年)
王莽下地皇元年(庚辰,公元二零年)
王莽下地皇二年(辛巳,公元二一年)
王莽下地皇三年(壬午,公元二二年)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二三年)
淮阳王更始二年(甲申,公元二四年)

汉纪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公元二五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二年(丙戌,公元二六年)

汉纪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公元二七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四年(戊子,公元二八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五年(己丑,公元二九年)

汉纪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庚寅,公元三零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七年(辛卯,公元三一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八年(壬辰,公元三二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九年(癸巳,公元三三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十年(甲午,公元三四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三五年)

汉纪三十五

建武十二丙申,公元三六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三七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四年(戊戌,公元三八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五年(己亥,公元三九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四零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七年(辛丑,公元四一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八年(壬寅,公元四二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四三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二十年(甲辰,公元四四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二十一年(乙巳,公元四五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二十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年)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公元四七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四年(戊申,公元四八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四九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五零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七年(辛亥,公元五一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八年(壬子,公元五二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公元五三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五四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三十一年(乙卯,公元五五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中元元年(丙辰,公元五六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中元二年(丁巳,公元五七年)
显宗孝明皇帝上(戊午,公元五八年)
显宗孝明皇帝上永平二年(己未,公元五九年)
显宗孝明皇帝上永平三年(庚申,公元六零年)

汉纪三十七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公元六一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五年(壬戌,公元六二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六年(癸亥,公元六三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七年(甲子,公元六四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八年(乙丑,公元六五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九年(丙寅,公元六六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年(丁卯,公元六七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一年(戊辰,公元六八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二年(己巳,公元六九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三年(庚午,公元七零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四年(辛未,公元七一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七二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六年(癸酉,公元七三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七四年)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八年(乙亥,公元七五年)

汉纪三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子,公元七六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二年(丁丑,公元七七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三年(戊寅,公元七八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四年(己卯,公元七九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五年(庚辰,公元八零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六年(辛巳,公元八一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七年(壬午,公元八二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八年(癸未,公元八三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元和元年(甲申,公元八四年)

汉纪三十九

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公元八五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三年(丙戌,公元八六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章和元年(丁亥,公元八七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章和二年(戊子,公元八八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永元元年(己丑,公元八九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永元二年(庚寅,公元九零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永元三年(辛卯,公元九一年)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公元九二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五年(癸巳,公元九三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六年(甲午,公元九四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七年(乙未,公元九五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八年(丙申,公元九六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九年(丁酉,公元九七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十年(戊戌,公元九八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十一年(己亥,公元九九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十二年(庚子,公元一零零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十三年(辛丑,公元一零一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十四年(壬寅,公元一零二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十五年(癸卯,公元一零三年)
孝和皇帝下永元十六年(甲辰,公元一零四年)
孝和皇帝下元兴元年(乙巳,公元一零五年)

汉纪四十一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一零六年)
孝殇皇帝永初元年(丁未,公元一零七年)
孝殇皇帝永初二年(戊申,公元一零八年)
孝殇皇帝永初四年(庚戌,公元一一零年)
孝殇皇帝永初五年(辛亥,公元一一一年)
孝殇皇帝永初六年(壬子,公元一一二年)
孝殇皇帝永初七年(癸丑,公元一一三年)
孝殇皇帝元初元年(甲寅,公元一一四年)
孝殇皇帝元初二年(乙卯,公元一一五年)

汉纪四十二

孝安皇帝元初三年(丙辰,公元一一六年)
孝安皇帝元初四年(丁巳,公元一一七年)
孝安皇帝元初五年(戊午,公元一一八年)
孝安皇帝元初六年(己未,公元一一九年)
孝安皇帝永宁元年(庚申,公元一二零年)
孝安皇帝建光元年(辛酉,公元一二一年)
孝安皇帝延光元年(壬戌,公元一二二年)
孝安皇帝延光二年(癸亥,公元一二三年)
孝安皇帝三年(甲子,公元一二四)

汉纪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公元一二五年)
孝安皇帝下永建元年(丙寅,公元一二六年)
孝安皇帝下永建二年(丁卯,公元一二七年)
孝安皇帝下永建三年(戊辰,公元一二八年)
孝安皇帝下永建四年(己巳,公元一二九年)
孝安皇帝下永建五年(庚午,公元一三零年)
孝安皇帝下永建六年(辛未,公元一三一年)
孝顺皇帝上阳嘉元年(壬申,公元一三二年)
孝顺皇帝上阳嘉二年(癸酉,公元一三三年)

汉纪四十四

阳嘉三年(甲戌,公元一三四年)
阳嘉四年(乙亥,公元一三五年)
永和元年(丙子,公元一三六年)
永和二年(丁丑,公元一三七年)
永和三年(戊寅,公元一三八年)
永和四年(己卯,公元一三九年)
永和五年(庚辰,公元一四零年)
永和六年(辛巳,公元一四一年)
汉安元年(壬午,公元一四二年)
汉安二年(癸未,公元一四三年)
建康元年(甲申,公元一四四年)
永嘉元年(乙酉,公元一四五年)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一四六年)
孝质皇帝建和元年(丁亥,公元一四七年)
孝质皇帝建和二年(戊子,公元一四八年)
孝质皇帝建和三年(己丑,公元一四九年)
孝质皇帝和平元年(庚寅,公元一五零年)
孝质皇帝元嘉元年(辛卯,公元一五一年)
孝质皇帝元嘉二年(壬辰,公元一五二年)
孝质皇帝永兴元年(癸巳,公元一五三年)
孝质皇帝永兴二年(甲午,公元一五四年)
孝质皇帝永寿元年(乙未,公元一五五年)
孝质皇帝永寿二年(丙申,公元一五六年)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寿三年(丁酉,公元一五七年)
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元年(戊戌,公元一五八年)
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二年(己亥,公元一五九年)
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三年(庚子,公元一六零年)
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四年(辛丑,公元一六一年)
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五年(壬寅,公元一六二年)
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六年(癸卯,公元一六三年)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公元一六四年)
孝桓皇帝中延熹八年(乙巳,公元一六五年)
孝桓皇帝中延熹九年(丙午,公元一六六年)

汉纪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公元一六七年)
孝桓皇帝下建宁元年(戊申,公元一六八年)
孝桓皇帝下建宁二年(己酉,公元一六九年)
孝桓皇帝下建宁三年(庚戌,公元一七零年)
孝桓皇帝下建宁四年(辛亥,公元一七一年)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公元一七二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二年(癸丑,公元一七三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三年(甲寅,公元一七四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四年(乙卯,公元一七五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五年(丙辰,公元一七六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六年(丁巳,公元一七七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光和元年(戊午,公元一七八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光和二年(己未,公元一七九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光和三年(庚申,公元一八零年)

汉纪五十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公元一八一年)
孝灵皇帝中光和五年(壬戌,公元一八二年)
孝灵皇帝中光和六年(癸亥,公元一八三年)
孝灵皇帝中中平元年(甲子,公元一八四年)
孝灵皇帝中中平二年(乙丑,公元一八五年)
孝灵皇帝中中平三年(丙寅,公元一八六年)
孝灵皇帝中中平四年(丁卯,公元一八七年)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公元一八八年)
孝灵皇帝下中平六年(己巳,公元一八九年)
孝灵皇帝下初平元年(庚午,公元一九零年)

汉纪五十二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公元一九一年)
孝献皇帝乙初平三年(壬申,公元一九二年)
孝献皇帝乙初平四年(癸酉,公元一九三年)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公元一九四年)
孝献皇帝丙兴平二年(乙亥,公元一九五年)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公元一九六年)
孝献皇帝丁建安二年(丁丑,公元一九七年)
孝献皇帝丁建安三年(戊寅,公元一九八年)

汉纪五十五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公元一九九年)
孝献皇帝戊建安五年(庚辰,公元二零零年)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己建安六年(辛巳,公元二零一年)
孝献皇帝己建安七年(壬午,公元二零二年)
孝献皇帝己建安八年(癸未,公元二零三年)
孝献皇帝己建安九年(甲申,公元二零四年)
孝献皇帝己建安十年(乙酉,公元二零五年)

汉纪五十七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公元二零六年)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二零七年)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二零八年)

汉纪五十八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己丑,公元二零九年)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五年(庚寅,公元二一零年)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六年(辛卯,公元二一一年)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七年(壬辰,公元二一二年)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八年(癸巳,公元二一三年)

汉纪五十九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二一四年)
孝献皇帝壬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二一五年)
孝献皇帝壬建安二十一年(丙申,公元二一六年)

汉纪六十

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二一七年)
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三年(戊戌,公元二一八年)
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二一九年)

魏纪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庚子,公元二二零年)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二年(辛丑,公元二二一年)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三年(壬寅,公元二二二年)

魏纪二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四年(癸卯,公元二二三年)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五年(甲辰,公元二二四年)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六年(乙巳,公元二二五年)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七年(丙午,公元二二六年)
世祖文皇帝下太和元年(丁未,公元二二七年)

魏纪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公元二二八年)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三年(己酉,公元二二九年)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四年(庚戌,公元二三零年)

魏纪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公元二三一年)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六年(壬子,公元二三二年)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青龙元年(癸丑,公元二三三年)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青龙二年(甲寅,公元二三四年)

魏纪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公元二三五年)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四年(丙辰,公元二三六年)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景初元年(丁巳,公元二三七年)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公元二三八年)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三年(己未,公元二三九年)
烈祖明皇帝下正始元年(庚申,公元二四零年)
烈祖明皇帝下正始二年(辛酉,公元二四一年)
烈祖明皇帝下正始三年(壬戌,公元二四二年)
烈祖明皇帝下正始四年(癸亥,公元二四三年)
烈祖明皇帝下正始五年(甲子,公元二四四年)
烈祖明皇帝下正始六年(乙丑,公元二四五年)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公元二四六年)
邵陵厉公中正始八年(丁卯,公元二四七年)
邵陵厉公中正始九年(戊辰,公元二四八年)
邵陵厉公中嘉平元年(己巳,公元二四九年)
邵陵厉公中嘉平二年(庚午,公元二五零年)
邵陵厉公中嘉平三年(辛未,公元二五一年)
邵陵厉公中嘉平四年(壬申,公元二五二年)

魏纪八

邵陵厉公下嘉平五年(癸酉,公元二五三年)
邵陵厉公下正元元年(甲戌,公元二五四年)
邵陵厉公下正元二年(乙亥,公元二五五年)

魏纪九

高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公元二五六年)
高贵乡公下甘露二年(丁丑,公元二五七年)
高贵乡公下甘露三年(戊寅,公元二五八年)
高贵乡公下甘露四年(己卯,公元二五九年)
高贵乡公下景元元年(庚辰,公元二六零年)
高贵乡公下景元二年(辛巳,公元二六一年)

魏纪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公元二六二年)
元皇帝下景元四年(癸未,公元二六三年)
元皇帝下咸熙元年(甲申,公元二六四年)

晋纪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酉,公元二六五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二年(丙戌,公元二六六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三年(丁亥,公元二六七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四年(戊子,公元二六八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五年(己丑,公元二六九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六年(庚寅,公元二七零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七年(辛卯,公元二七一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八年(壬辰,公元二七二年)

晋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九年(癸巳,公元二七三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十年(甲午,公元二七四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元年(乙未,公元二七五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二年(丙申,公元二七六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三年(丁酉,公元二七七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四年(戊戌,公元二七八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五年(己亥,公元二七九年)

晋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公元二八零年)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二年(辛丑,公元二八一年)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三年(壬寅,公元二八二年)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四年(癸卯,公元二八三年)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五年(甲辰,公元二八四年)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六年(乙巳,公元二八五年)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七年(丙午,公元二八六年)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八年(丁未,公元二八七年)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九年(戊申,公元二八八年)

晋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己酉,公元二八九年)
永熙元年(庚戌,公元二九零年)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元年(辛亥,公元二九一年)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二年(壬子,公元二九二年)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三年(癸丑,公元二九三年)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四年(甲寅,公元二九四年)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五年(乙卯,公元二九五年)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六年(丙辰,公元二九六年)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七年(丁巳、公元二九七年)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八年(戊午,公元二九八年)

晋纪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己未,公元二九九年)
孝惠皇帝上之下永康元年(庚申,公元三零零年)

晋纪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宁元年(辛酉,公元三零一年)
孝惠皇帝中之上太安元年(壬戌,公元三零二年)

晋纪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癸亥,公元三零三年)
孝惠皇帝中之下永兴元年(甲子,公元三零四年)

晋纪八

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公元三零五年)
孝惠皇帝下光熙元年(丙寅,公元三零六年)
永嘉元年(丁卯,公元三零七年)
永嘉二年(戊辰,公元三零八年)

晋纪九

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公元三零九年)
孝怀皇帝中永嘉四年(庚午,公元三一零年)
孝怀皇帝中永嘉五年(辛未,公元三一一年)
晋纪十

晋纪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公元三一四年)
孝愍皇帝下建兴三年(乙亥,公元三一五年)
孝愍皇帝下建兴四年(丙子,公元三一六年)

晋纪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公元三一七年)
中宗元皇帝上太兴元年(戊寅,公元三一八年)

晋纪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己卯,公元三一九年)
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三年(庚辰,公元三二零年)
中宗元皇帝中太兴四年(辛巳,公元三二一年)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公元三二二年)
中宗元皇帝下太宁元年(癸未,公元三二三年)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三二四年)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三年(乙酉、公元三二五年)
肃宗明皇帝下咸和元年(丙戌,公元三二六年)
肃宗明皇帝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三二七年)

晋纪十六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公元三二八年)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四年(己丑、公元三二九年)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五年(庚寅,公元三三零年)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六年(辛卯,公元三三一年)

晋纪十七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公元三三二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八年(癸已,公元三三三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九年(甲午,公元三三四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康元年(乙未,公元三三五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康二年(丙申,公元三三六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康三年(丁酉,公元三三七年)

晋纪十八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四年(戊戌,公元三三八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五年(己亥,公元三三九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六年(庚子,公元三四零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七年(辛丑,公元三四一年)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公元三四二年)
显宗成皇帝下建元元年(癸卯,公元三四三年)
显宗成皇帝下建元二年(甲辰,公元三四四年)
显宗成皇帝下永和元年(乙巳,公元三四五年)
显宗成皇帝下永和二年(丙午,公元三四六年)
显宗成皇帝下永和三年(丁未,公元三四七年)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公元三四八年)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五年(己酉,公元三四九年)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六年(庚戌,公元三五零年)

晋纪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七年(辛亥,公元三五一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八年(壬子,公元三五二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九年(癸丑,公元三五三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十年(甲寅,公元三五四年)

晋纪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三五五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二年(丙辰,公元三五六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元年(丁巳,公元三五七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二年(戊午,公元三五八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三年(己未,公元三五九年)

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申,公元三六零年)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五年(辛酉,公元三六一年)
孝宗穆皇帝下隆和元年(壬戌,公元三六二年)
孝宗穆皇帝下兴宁元年(癸亥,公元三六三年)
孝宗穆皇帝下兴宁二年(甲子,公元三六四年)
孝宗穆皇帝下兴宁三年(乙丑,公元三六五年)
孝宗穆皇帝下太和元年(丙寅,公元三六六年)
孝宗穆皇帝下太和二年(丁卯,公元三六七年)
孝宗穆皇帝下太和三年(戊辰,公元三六八年)

晋纪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公元三六九年)
海西公下太和五年(庚午,公元三七零年)

晋纪二十五

太宗简文皇帝咸安元年(辛未,公元三七一年)
太宗简文皇帝咸安二年(壬申,公元三七二年)
太宗简文皇帝宁康元年(癸酉,公元三七三年)
太宗简文皇帝宁康二年(甲戌,公元三七四年)
太宗简文皇帝宁康三年(乙亥,公元三七五年)

晋纪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公元三七六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二年(丁丑,公元三七七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三年(戊寅,公元三七八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四年(己卯,公元三七九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五年(庚辰,公元三八零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六年(辛巳,公元三八一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七年(壬午,公元三八二年)

晋纪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公元三八三年)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九年(甲申,公元三八四年)

晋纪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年(乙酉,公元三八五年)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一年(丙戌,公元三八六年)

晋纪二十九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三八七年)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三年(戊子,公元三八八年)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三八九年)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五年(庚寅,公元三九零年)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六年(辛卯,公元三九一年)

晋纪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公元三九二年)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八年(癸巳,公元三九三年)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九年(甲午,公元三九四年)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二十年(乙未,公元三九五年)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二十一年(丙申,公元三九六年)

晋纪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公元三九七年)

晋纪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戊戌,公元三九八年)

晋纪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己亥,公元三九九年)
安皇帝丙隆安四年(庚子,公元四零零年)

晋纪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公元四零一年)
安皇帝丁元兴元年(壬寅,公元四零二年)

晋纪三十五

安皇帝戊元兴二年(癸卯,公元四零三年)
安皇帝戊元兴三年(甲辰,公元四零四年)

晋纪三十六

安皇帝己义熙元年(丙午,公元四零五年)
安皇帝己义熙二年(丙午,公元四零六年)
安皇帝己义熙三年(丁未,公元四零七年)
安皇帝己义熙四年(戊申,公元四零八年)

晋纪三十七

安皇帝庚义熙五年(己酉,公元四零九年)
安皇帝庚义熙六年(庚戌,公元四一零年)

晋纪三十八

安皇帝辛义熙七年(辛亥,公元四一一年)
安皇帝辛义熙八年(壬子,公元四一二年)
安皇帝辛义熙九年(癸丑,公元四一三年)
安皇帝辛义熙十年(甲寅,公元四一四年)

晋纪三十九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四一五年)
安皇帝壬义熙十二年(丙辰,公元四一六年)

晋纪四十

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四一七年)
安皇帝癸义熙十四年(戊午,公元四一八年)
安皇帝癸元熙元年(己未,公元四一九年)

宋纪

宋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四二零年)
高祖武皇帝永初二年(辛酉,公元四二一年)
高祖武皇帝永初三年(壬戌,公元四二二年)
高祖武皇帝景平元年(癸亥,公元四二三年)

宋纪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公元四二四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二年(乙丑,公元四二五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三年(丙寅,公元四二六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四年(丁卯,公元四二七年)

宋纪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戊辰,公元四二八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六年(己巳,公元四二九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七年(庚午,公元四三零年)

宋纪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辛未,公元四三一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九年(壬申,公元四三二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十年(癸酉,公元四三三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十一年(甲戌,公元四三四年)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十二年(乙亥,公元四三五年)

宋纪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四三六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四年(丁丑,公元四三七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五年(戊寅,公元四三八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四三九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八年(辛巳,公元四四一年)

宋纪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年(壬午,公元四四二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二十年(癸未,公元四四三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二十一年(甲申,公元四四四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二十二年(乙酉,公元四四五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二十三年(丙戌,公元四四六年)

宋纪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公元四四七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五年(戊子,公元四四八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六年(己丑,公元四四九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七年(庚寅,公元四五零年)

宋纪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八年(辛卯,公元四五一年)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九年(壬辰,公元四五二年)

宋纪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年(癸巳,公元四五三年)

宋纪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甲午,公元四五四年)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二年(乙未,公元四五五年)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三年(丙申,公元四五六年)
世祖孝武皇帝上大明元年(丁酉,公元四五七年)
世祖孝武皇帝上大明二年(戊戌,公元四五八年)

宋纪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己亥,公元四五九年)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四年(庚子,公元四六零年)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五年(辛丑,公元四六一年)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六年(壬寅,公元四六二年)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七年(癸卯,公元四六三年)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八年(甲辰,公元四六四年)

宋纪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巳,公元四六五年)

宋纪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六年)

宋纪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丁未,公元四六七年)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四年(戊申,公元四六八年)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五年(己酉,公元四六九年)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六年(庚戌,公元四七零年)

宋纪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公元四七一年)
太宗明皇帝下泰豫元年(壬子,公元四七二年)
太宗明皇帝下元徽元年(癸丑,公元四七三年)
太宗明皇帝下元徽二年(甲寅,公元四七四年)
太宗明皇帝下元徽三年(乙卯,公元四七五年)

宋纪十六

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四七六年)
苍梧王下升明元年(丁巳,公元四七七年)
苍梧王下升明二年(戊午,公元四七八年)

齐纪

齐纪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二年(庚申,公元四八零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三年(辛酉,公元四八一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四年(壬戌,公元四八二年)
太祖高皇帝永明元年(癸亥,公元四八三年)

齐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甲子,公元四八四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三年(乙丑,公元四八五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四年(丙寅,公元四八六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五年(丁卯,公元四八七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六年(戊辰,公元四八八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七年(己巳,公元四八九年)

齐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公元四九零年)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九年(辛未,公元四九一年)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十年(壬申,公元四九二年)

齐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四九三年)

齐纪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公元四九四年)

齐纪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公元四九五年)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三年(丙子,公元四九六年)

齐纪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公元四九七年)
高宗明皇帝下永泰元年(戊寅,公元四九八年)

齐纪八

东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公元四九九年)

齐纪九

东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公元五零零年)

齐纪十

和皇帝中兴元年(辛巳,公元五零一年)

梁纪

梁纪一

高祖武皇帝一天监元年(壬午,公元五零二年)
高祖武皇帝一天监二年(癸未,公元五零三年)
高祖武皇帝一天监三年(甲申,公元五零四年)

梁纪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四年(乙酉,公元五零五年)
高祖武皇帝二天监五年(丙戌,公元五零六年)
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六年(丁亥,公元五零七年)

梁纪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七年(戊子,公元五零八年)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八年(己丑,公元五零九年)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九年(庚寅,公元五一零年)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十年(辛卯,公元五一一年)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十一年(壬辰,公元五一二年)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十二年(癸巳,公元五一三年)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十三年(甲午,公元五一四年)

梁纪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四年(乙未,公元五一五年)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五年(丙申,公元五一六年)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六年(丁酉,公元五一七年)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七年(戊戌,公元五一八年)

梁纪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监十八年(己亥,公元五一九年)
高祖武皇帝五普通元年(庚子,公元五二零年)
高祖武皇帝五普通二年(辛丑,公元五二一年)
高祖武皇帝五普通三年(壬寅,公元五二二年)
高祖武皇帝五普通四年(癸卯,公元五二三年)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公元五二四年)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六年(乙巳,公元五二五年)

梁纪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公元五二六年)
高祖武皇帝七大通元年(丁未,公元五二七年)

梁纪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公元五二八年)

梁纪九

中大通元己酉,公元五二九年

梁纪十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戌,公元五三零年)

梁纪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五三一年)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四年(壬子,公元五三二年)

梁纪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癸丑,公元五三三年)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六年(甲寅,公元五三四年)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公元五三五年)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二年(丙辰,公元五三六年)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三年(丁巳,公元五三七年)

梁纪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戊午,公元五三八年)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五年(己未,公元五三九年)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六年(庚申,公元五四零年)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七年(辛酉,公元五四一年)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八年(壬戌,公元五四二年)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九年(癸亥,公元五四三年)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十年(甲子,公元五四四年)

梁纪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乙丑,公元五四五年)
高祖武皇帝十五中大同元年(丙寅,公元五四六年)

梁纪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公元五四七年)

梁纪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戊辰,公元五四八年)

梁纪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己巳,公元五四九年)

梁纪十九

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公元五五零年)

梁纪二十

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公元五五一年)
太宗简文皇帝下承圣元年(壬申,公元五五二年)

梁纪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二年(癸酉,公元五五三年)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三年(甲戌,公元五五四年)

梁纪二十二

敬皇帝绍泰元年(乙亥,公元五五五年)
敬皇帝太平元年(丙子,公元五五六年)

陈纪

陈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公元五五七年)
高祖武皇帝永定二年(戊寅,公元五五八年)
高祖武皇帝永定三年(己卯,公元五五九年)

陈纪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公元五六零年)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二年(辛巳,公元五六一年)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三年(壬午,公元五六二年)

陈纪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未,公元五六三年)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五年(甲申,公元五六四年)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六年(乙酉,公元五六五年)
世祖文皇帝下天康元年(丙戌,公元五六六年)

陈纪四

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公元五六七年)
临海王光大二年(戊子,公元五六八年)
临海王太建元年(己丑,公元五六九年)
临海王太建二年(庚寅,公元五七零年)
临海王太建三年(辛卯,公元五七一年)

陈纪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公元五七二年)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五年(癸巳,公元五七三年)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六年(甲午,公元五七四年)

陈纪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乙未,公元五七五年)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八年(丙申,公元五七六年)

陈纪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丁酉,公元五七七年)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十年(戊戌,公元五七八年)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十一年(己亥,公元五七九年)

陈纪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五八零年)

陈纪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辛丑,公元五八一年)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四年(壬寅,公元五八二年)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至德元年(癸卯、公元五八三年)

陈纪十

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公元五八四年)
长城公下至德三年(乙巳,公元五八五年)
长城公下至德四年(丙午,公元五八六年)
长城公下祯明元年(丁未,公元五八七年)
长城公下祯明二年(戊申,公元五八八年)

隋纪

隋纪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九年(己酉,公元五八九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十年(庚戌,公元五九零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十一年(辛亥,公元五九一年)

隋纪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二年(壬子,公元五九二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五九三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四年(甲寅,公元五九四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五年(乙卯,公元五九五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五九六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七年(丁巳,公元五九七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五九八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九年(己未,公元五九九年)

隋纪三

高祖文皇帝中开皇二十年(庚申,公元六零零年)
高祖文皇帝中仁寿元年(辛酉,公元六零一年)
高祖文皇帝中仁寿二年(壬戌,公元六零二年)
高祖文皇帝中仁寿三年(癸亥,公元六零三年)

隋纪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公元六零四年)
高祖文皇帝下大业元年(乙丑,公元六零五年)
高祖文皇帝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六零六年)
高祖文皇帝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六零七年)

隋纪五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四年(戊辰,公元六零八年)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五年(己巳,公元六零九年)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六年(庚午,公元六一零年)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七年(辛未,公元六一一年)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八年(壬申,公元六一二年)

隋纪六

炀皇帝中大业九年(癸酉,公元六一三年)
炀皇帝中大业十年(甲戌,公元六一四年)
炀皇帝中大业十一年(乙亥,公元六一五年)

隋纪七

大业十二年丙子,公元六一六年
义宁元年丁丑,公元六一七年

隋纪八

义宁元年丁丑、公元六一七年

唐纪

唐纪一

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

唐纪二

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

唐纪三

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

唐纪四

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
武德四年辛巳,公元六二一年
唐纪五

唐纪六

武德五年壬午,公元六二二年
武德六年癸未,公元六二三年
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唐纪七

武德八年乙酉,公元六二五年
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

唐纪八

贞观元年丁亥,公元六二七年
贞观二年戊子,公元六二八年

唐纪九

贞观三年己丑、公元六二九年
贞观四年庚寅,公元六三零年
贞观五年辛卯,公元六三一年

唐纪十

贞观六年壬辰,公元六三二年
贞观七年癸巳,公元六三三年
贞观八年甲午,公元六三四年
贞观九年乙未,公元六三五年
贞观十年丙申,公元六三六年
贞观十一年丁酉,公元六三七年

唐纪十一

贞观十二年戊戌,公元六三八年
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六三九年
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六四零年

唐纪十二

贞观十五年辛丑,公元六四一年
贞观十六年壬寅,公元六四二年
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六四三年

唐纪十三

贞观十八年甲辰,公元六四四年
贞观十九年乙巳,公元六四五年

唐纪十四

贞观二十年丙午,公元六四六年
贞观二十一年丁未,公元六四七年
贞观二十二年戊申,公元六四八年

唐纪十五

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公元六四九年
永徽元年庚戌,公元六五零年
永徽二年辛亥,公元六五一年
永徽三年壬子,公元六五二年
永徽四年癸丑,公元六五三年
永徽五年甲寅,公元六五四年
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

唐纪十六

显庆元年丙辰,公元六五六年
显庆二年丁巳,公元六五七年
显庆三年戊午,公元六五八年
显庆四年己未,公元六五九年
显庆五年庚申,公元六六零年
龙朔元年辛酉,公元六六一年
龙朔二年壬戌,公元六六二年

唐纪十七

龙朔三年癸亥,公元六六三年
麟德元年甲子,公元六六四年
麟德二年乙丑,公元六六五年
乾封元年丙寅,公元六六六年
乾封二年丁卯,公元六六七年
总章元年戊辰,公元六六八年
总章二年己巳,公元六六九年
咸亨元年庚午,公元六七零年

唐纪十八

咸亨二年辛未,公元六七一年
咸亨三年壬申,公元六七二年
上元元年甲戌,公元六七四年
上元二年乙亥,公元六七五年
仪凤元年丙子,公元六七六年
仪凤二年丁丑,公元六七七年
仪凤三年戊寅,公元六七八年
调露元年己卯,公元六七九年
永隆元年庚辰,公元六八零年
开耀元年辛巳,公元六八一年

唐纪十九

永淳元年壬午,公元六八二年
弘道元年癸未,公元六八三年
光宅元年甲申,公元六八四年
垂拱元年乙酉,公元六八五年
垂拱二年丙戌,公元六八六年

唐纪二十

垂拱三年丁亥,公元六八七年
垂拱四年戊子,公元六八八年
永昌元年己丑,公元六八九年
天授元年庚寅,公元六九零年
天授二年辛卯,公元六九一年

唐纪二十一

长寿元年壬辰,公元六九二年
长寿二年癸巳,公元六九三年
延载元年甲午,公元六九四年
天册万岁元年乙未,公元六九五年
万岁通天元年丙申,公元六九六年
唐纪二十二
唐纪二十三

唐纪二十四

神龙元年乙巳,公元七零五年
神龙二年丙午,公元七零六年
景龙元年丁未,公元七零七年

唐纪二十五

景龙二年戊申,公元七零八年
景龙三年己酉,公元七零九年
景云元年庚戌,公元七一零年

唐纪二十六

景云二年辛亥,公元七一一年
先天元年壬子,公元七一二年
开元元年癸丑,公元七一三年

唐纪二十七

开元二年甲寅,公元七一四年
开元三年乙卯,公元七一五年
开元四年丙辰,公元七一六年
开元五年丁巳,公元七一七年

唐纪二十八

开元六年戊午,公元七一八年
开元七年己未,公元七一九年
开元八年庚申,公元七二零年
开元九年辛酉,公元七二一年
开元十年壬戌,公元七二二年
开元十一年癸亥,公元七二三年
开元十二年甲子,公元七二四年
开元十三年乙丑,公元七二五年

唐纪二十九

开元十四年丙寅,公元七二六年
开元十五年丁卯,公元七二七年
开元十六年戊辰,公元七二八年
开元十七年己巳,公元七二九年
开元十八年庚午,公元七三零年
开元十九年辛末,公元七三一年
开元二十年壬申,公元七三二年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七三三年

唐纪三十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公元七三四年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公元七三五年
开元二十四年丙子,公元七三六年
开元二十五年丁丑,公元七三七年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七三八年
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七三九年
开元二十八年庚寅,公元七四零年

唐纪三十一

天宝元年壬午,公元七四二年
天宝二年癸未,公元七四三年
天宝四年乙酉,公元七四五年
天宝五年丙戌,公元七四六年
天宝六年丁亥,公元七四七年

唐纪三十二

天宝七年戊子,公元七四八年
天宝八年己丑,公元七四九年
天宝九年庚寅,公元七五零年
天宝十年辛卯,公元七五一年
天宝十一年壬辰,公元七五二年
天宝十二年癸巳,公元七五三年

唐纪三十三

天宝十三年甲午,公元七五四年
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七五五年
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
唐纪三十四

唐纪三十五

至德二年丁酉,公元七五七年

唐纪三十六

乾元元年戊戌,公元七五八年

唐纪三十七

乾元二年己亥,公元七五九年
上元元年庚子,公元七六零年

唐纪三十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
宝应元年壬寅,公元七六二年
广德元年癸卯,公元七六三年

唐纪三十九

广德二年甲辰,公元七六四年
永泰元年乙巳,公元七六五年

唐纪四十

大历元年丙午,公元七六六年
大历二年丁未,公元七六七年
大历三年戊申,公元七六八年
大历四年己酉,公元七六九年
大历六年辛亥,公元七七一年
大历七年壬子,公元七七二年
大历八年癸丑,公元七七三年
唐纪四十一

唐纪四十二

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七七九年
建中元年庚申,公元七八零年
建中二年辛酉,公元七八一年
唐纪四十三

唐纪四十四

建中四年癸亥,公元七八三年

唐纪四十五

兴元元年甲子,公元七八四年
唐纪四十六

唐纪四十七

贞元元年乙丑,公元七八五年

唐纪四十八

贞元二年丙寅,公元七八六年
贞元三年丁卯,公元七八七年

唐纪四十九

贞元四年戊辰,公元七八八年
贞元五年己巳,公元七八九年
贞元七年辛未,公元七九一年

唐纪五十

贞元八年壬申,公元七九二年
贞元九年癸酉,公元七九三年
贞元十年甲戌,公元七九四年

唐纪五十一

贞元十一年乙亥,公元七九五年
贞元十二年丙子,公元七九六年
贞元十三年丁丑,公元七九七年
贞元十四年戊寅,公元七九八年
贞元十五年己卯,公元七九九年

唐纪五十二

贞元十七年辛巳,公元八零一年
贞元十八年壬午,公元八零二年
贞元十九年癸未,公元八零三年
永贞元年乙酉,公元八零五年

唐纪五十三

元和元年丙戌,公元八零六年
元和二年丁亥,公元八零七年
元和三年戊子,公元八零八年

唐纪五十四

元和四年己丑,公元八零九年
元和五年庚寅,公元八一零年
元和六年辛卯,公元八一一年
元和七年壬辰,公元八一二年

唐纪五十五

元和九年甲午,公元八一四年
元和十年乙未,公元八一五年
元和十一年丙申,公元八一六年

唐纪五十六

元和十二年丁酉,公元八一七年
元和十三年戊戌,公元八一八年
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八一九年

唐纪五十七

元和十五年庚子,公元八二零年
长庆元年辛丑,公元八二一年

唐纪五十八

长庆二年壬寅,公元八二二年

唐纪五十九

长庆三年癸卯,公元八二三年
长庆四年甲辰,公元八二四年
宝历元年乙巳,公元八二五年
宝历二年丙年,公元八二六年
太和元年丁未,公元八二七年
太和二年戌申,公元八二八年

唐纪六十

太和三年己酉,公元八二九年
太和四年庚戌,公元八三零年
太和五年辛亥,公元八三一年
太和六年壬子,公元八三二年
太和七年癸丑,公元八三三年

唐纪六十一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八年(甲寅,公元八三四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九年(乙卯,公元八三五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开成元年(丙辰,公元八三六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开成二年(丁巳,公元八三七年)

唐纪六十二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公元八三八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四年(己未,公元八三九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五年(庚申,公元八四零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会昌元年(辛酉,公元八四一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会昌二年(壬戌,公元八四二年)

唐纪六十三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三年(癸亥,公元八四三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四年(甲子,公元八四四年)

唐纪六十四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会昌四年(甲子,公元八四四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会昌五年(乙丑,公元八四五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会昌六年(丙寅,公元八四六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大中元年(丁卯,公元八四七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大中二年(戊辰,公元八四八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大中三年(己巳,公元八四九年)

唐纪六十五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公元八五零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五年(辛未,公元八五一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六年(壬申,公元八五二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七年(癸酉,公元八五三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八年(甲戌,公元八五四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九年(乙亥,公元八五五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十年(丙子,公元八五六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十一年(丁丑,公元八五七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十二年(戌寅,公元八五八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十三年(己卯,公元八五九年)

唐纪六十六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元年(庚辰,公元八六零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二年(辛巳,公元八六一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三年(壬午,公元八六二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四年(癸未,公元八六三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六年(乙酉,公元八六五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七年(丙戌,公元八六六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八年(丁亥,公元八六七年)

唐纪六十七

懿宗昭圣恭孝文宗皇帝中咸通九年(戊子,公元八六八年)
懿宗昭圣恭孝文宗皇帝中咸通十年(己丑,公元八六九年)

唐纪六十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公元八七零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二年(辛卯,公元八七一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三年(壬庚,公元八七二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四年(癸巳,公元八七三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乾符元年(甲午,公元八七四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乾符二年(乙未,公元八七五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乾符三年(丙申,公元八七六年)

唐纪六十九

僖宗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乾符四年(丁酉,公元八七七年)
僖宗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乾符五年(戊戌,公元八七八年)

唐纪七十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公元八八零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中和元年(辛丑,公元八八一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中和二年(壬寅,公元八八二年)

唐纪七十一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下中和二年(壬寅,公元八八二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下中和三年(癸卯,公元八八三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下中和四年(甲辰,公元八八四年)

唐纪七十二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中和四年(甲辰,公元八八四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光启元年(乙巳,公元八八五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光启二年(丙午,公元八八六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光启三年(丁未,公元八八七年)

唐纪七十三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公元八八七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文德元年(戊申,公元八八八年)

唐纪七十四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龙纪元年(己酉,公元八八九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大顺元年(庚戌,公元八九零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大顺二年(辛亥,公元八九一年)

唐纪七十五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壬子,公元八九二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二年(癸丑,公元八九三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乾宁元年(甲寅,公元八九四年)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公元八九五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三年(丙辰,公元八九六年)

唐纪七十七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公元八九七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光化元年(戊午,公元八九八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光化二年(己未,公元八九九年)

唐纪七十八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光化三年(庚申,公元九零零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天复元年(辛酉,公元九零一年)

唐纪七十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公元九零二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三年(癸亥,公元九零三年)

唐纪八十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公元九零三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唐纪八十一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祐二年(乙丑,公元九零五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祐三年(丙寅,公元九零六年)

后梁纪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丁卯,公元九零七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二年(戊辰,公元九零八年)

后梁纪二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二年(戊辰,公元九零八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三年(己巳,公元九零九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乾化元年(辛未,公元九一一年)

后梁纪三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辛未,公元九一一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二年(壬申,公元九一二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三年(癸酉,公元九一三年)

后梁纪四

均王上乾化三年(癸酉,公元九一三年)
均王上乾化四年(甲戌,公元九一四年)
均王上贞明元年(乙亥,公元九一五年)
均王上贞明二年(丙子,公元九一六年)
均王上贞明三年(丁丑,公元九一七年)

后梁纪五

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公元九一七年)
均王中贞明四年(戊寅,公元九一八年)
均王中贞明五年(己卯,公元九一九年)

后梁纪六

均王下贞明五年(己卯,公元九一九年)
均王下贞明六年(庚辰,公元九二零年)
均王下龙德元年(辛巳,公元九二一年)
均王下龙德二年(壬午,公元九二二年)

后唐纪

后唐纪一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公元九二三年)

后唐纪二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二年(甲申,公元九二四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三年(乙酉,公元九二五年)

后唐纪三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同光三年(乙酉,公元九二五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天成元年(丙戌,公元九二六年)

后唐纪四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公元九二六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二年(丁亥,公元九二七年)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公元九二七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三年(戊子,公元九二八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四年(己丑,公元九二九年)

后唐纪六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元年(庚寅,公元九三零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二年(辛卯,公元九三一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三年(壬辰,公元九三二年)

后唐纪七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公元九三二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四年(癸巳,公元九三三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九三四年)

后唐纪八

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九三四年)

后晋纪

后晋纪一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天福元年(丙申,公元九三六年)

后晋纪二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九三七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三年(戊戌,公元九三八年)

后晋纪三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公元九三九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五年(庚子,公元九四零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六年(辛丑,公元九四一年)

后晋纪四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公元九四二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八年(癸卯,公元九四三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开运元年(甲辰,公元九四四年)

后晋纪五

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公元九四四年)
齐王中开运二年(乙巳,公元九四五年)

后晋纪六

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巳,公元九四五年)
齐王下开运三年(丙午,公元九四六年)

后汉纪

后汉纪一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

后汉纪二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乾祐元年(戊申,公元九四八年)

后汉纪三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祐元年(戊申,公元九四八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祐二年(己酉,公元九四九年)

后汉纪四

隐皇帝下乾祐三年(庚戌,公元九五零年)

后周纪

后周纪一

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广顺元年(辛亥,公元九五一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广顺二年(壬子,公元九五二年)

后周纪二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公元九五二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中广顺三年(癸丑,公元九五三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中显德元年(甲寅,公元九五四年)

后周纪三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甲寅,公元九五四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二年(乙卯,公元九五五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三年(丙辰,公元九五六年)

后周纪四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显德三年(丙辰,公元九五六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显德四年(丁巳,公元九五七年)

后周纪五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显德五年(戊午,公元九五八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显德六年(己未,公元九五九年)